说起漂流,我算不算“美漂”?|30年前,我一个人踏上了美国的求学之路

30年前,我独自来到美国留学,是不是也算是一种“美漂”?

刚来的时候,虽然托福分数不低,但真正上起课来,居然一句也听不懂。那时候只能靠借同学的笔记,一天一天硬撑着过日子。

白天上课,晚上在中餐馆打工。熬过了最艰难的第一个学年。后来运气好些,进了学校图书馆打工,还做了教授的助理。两年后,我拿到了商学院的会计硕士学位。

那时候,中国留学生找工作无非就两个方向:电脑和会计。我选了后者。

毕业后,第一份工作是做临时工,在一家建筑公司的会计部门扫描文件。说实话,这活儿高中学历也能做,但我却干得很踏实。毕竟,那是我离“正经会计”最近的一次。

一个月后,我进了一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,开始真正接触审计、会计、税务……每天加班,每年1月到4月是最忙的“报税季”,一周要干60个小时以上。两年后,我跳槽到一家大型上市公司,工作节奏轻松了许多,甚至有点无聊。

这些年,身份问题始终是心头的悬石。从学生签证到实习工作许可,再到公司帮我申请H1B签证——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。直到8年半后,我通过我先生的公司获得了绿卡。那个瞬间,才是真正的“松了一口气”。

在美国的前十年,我走过的路,也许和北漂、上漂、广漂没什么不同——离乡背井,在外闯荡,只是因为“机会更多一些”。

未来我会写更多关于我创立服装品牌的故事。这一路走来,我越来越坚信:

人生没有标准答案,选了就不要后悔,坚定地走下去,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。




来逛逛Mitty的小店吧!期待您的留言和关注!





评论

热门博文